西南大学

学历层次:本科学校

微信:18983078114

院校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

  • 学校介绍
  • 招生简章
  • 专业&学费
  • 在线报名
西南大学介绍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旭锋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

      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8000余亩,校舍面积16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

      百余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西南大学人以其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

       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一大批名师先贤曾执教于此,春风化雨,躬耕不辍。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现有53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1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37个学院(部),10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重庆市特色专业37个。教学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6门、重庆市精品课程96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2000余人。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058人,其中教授693人、副教授1248人,博士生导师491人、硕士生导师1576人。现有国家级人才87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海外院士5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人。另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国土资源部野外基地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2个、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十二五"期间,学校国家级科研立项数量达900余项,科研经费总量达到20.35亿元,获"973"项目、"863"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0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1000余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50个,出版专著800余部。"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0余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

       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立足重庆、面向西南,服务全国",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山东等省市50余个地、市、县建立了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国内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26省市500余个行政事业单位和1000多家企业开展了有效的项目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县校合作,受到广泛好评,被誉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石柱模式"。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美、加、泰、日、韩、越、澳、俄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泰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3所。

历经百余年的磨砺和发展,今天的西南大学正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管理活校"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

西南大学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西南大学章程》,为做好学校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工作(以下简称招生工作),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有两个本科招生国标代码,分别是:西南大学10635,西南大学(荣昌校区)1063519635。

第三条 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8000余亩,校舍面积165万平方米,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学校荣昌校区位于重庆市荣昌区。

第四条 学校办学类型为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本科招生的主要类别有:普通文理科、艺术体育类、公费师范生、中外合作办学、保送生、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体育单招、高水平运动队、港澳台侨和少数民族预科等。

第五条 学校对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学校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科招生工作,研究决定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具体组织实施考试招生各项工作。学校纪检监察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参与和监督招生工作中各项政策和规定的落实。学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和个人从事招生工作。

第七条 学校成立由主要负责人、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组成的招生委员会,为学校本科招生工作提供咨询、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 学校招生办公室通讯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邮编:400715。本科招生网址:http://bkzsw.swu.edu.cn。

第三章 招生计划及就读地点

第九条 学校根据事业发展、办学条件、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状况等情况,科学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报教育部审定后,由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2020年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一本各批次(批次合并的省份按照规定批次)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10100名,招生专业103个。招生计划根据历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配,并向中西部地区和重点高校录取率相对较低省份倾斜。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需求分配。预留计划不超过学校总招生计划数的1%,用于调节各省上线生源的不平衡。

第十一条 2020年学校共有28个大类招生,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入学后,学习统一的基础课程后再根据分流方案进行专业分流。其中植物生产类新生,第一年由学校随机分配到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按大类统一学习,再分流到各专业及相应学院。

第十二条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是学校多学科高水平特色校区,根据办学需要,在校区设置动物科学学院和商贸学院,共有11个招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含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含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水产类(含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类(含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中兽医学)、动物生产类(含动物科学)。

第十三条 西南大学西塔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南大学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联合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招生专业包括生物技术、经济学、电子信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4个专业。

第十四条 西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括心理学、软件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植物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等6个专业,由西南大学分别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以及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合作举办。

第十五条 西南大学10635录取的学生在校本部就读,西南大学(荣昌校区)1063519635录取的学生在荣昌校区就读。学生进校后的专业转换按照《西南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入学考试

第十六条 学校各专业录取的各类学生(保送生、体育单招、少数民族预科班转入、港澳台侨、取得高水平运动队壹类合格资格的学生除外),均须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第十七条 2020年学校艺术类各专业不单独组织校考。报考艺术类专业考生,须参加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相关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学校录取时以各生源省相关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成绩为专业成绩录取依据。学校在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艺术类招生计划,具体分省招生专业安排见学校2020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第十八条 报考体育教育专业考生,须参加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体育专业考试;报考运动训练专业考生,须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体育专项考试和文化考试;报考高水平运动队考生,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专项考试并取得合格资格。

第十九条 学校按照教育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要求,组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保送生招生、港澳台侨招生、少数民族预科班转入考试。

第五章 录取办法

第二十条 学校录取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十一条 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不超过招生计划的105%。在实行顺序志愿投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不超过招生计划的120%。对有明确投档比例规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执行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 学校执行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加分政策,按照加分以后形成的投档成绩进行录取和安排专业(不做分省计划的招生类型除外)。

第二十三条 对实行顺序志愿投档的省份及类别,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若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则依次录取后续志愿考生,若生源仍不足,将根据录取要求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及类别,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将征集志愿。若征集志愿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则将未完成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

第二十四条 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专业分数级差原则(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除外),即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和成绩,根据专业志愿分数级差“2/1/1/0/0”后的等效分择优录取。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和专业志愿等情况调剂到其它未能录取满额的专业;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第二十五条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安排实行专业志愿清的原则。即先将进档的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安排结束后,依次录取第二、第三及后续专业志愿考生直到完成专业招生计划。

第二十六条 在专业录取时,对高考投档成绩等效分相同的考生(江苏除外),文史类考生参考文综、语文、外语、数学成绩,理工类考生参考理综、数学、外语、语文成绩,综合改革类考生参考数学、语文、外语成绩后择优录取。艺术类专业同分排序按照我校当年艺术类招生简章执行。江苏考生填报我校选测科目须达到B+和B,必测科目须达到4C1合格,在同分条件下,选考科目等级高者优先。

第二十七条 学校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英语口试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药学(全英文创新实验班)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

第二十八条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6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按照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选考科目和录取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公费师范生的录取办法执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条 定向生的录取办法执行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其中,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的定向招生计划只招收填有我校此类志愿的考生,根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第三十一条 体育教育专业的录取原则为:在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上线的情况下,对该专业有明确的投档排序规则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时按投档成绩择优录取;对该专业没有明确的排序投档规则或将文化、专业成绩均上线考生按志愿全部投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将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第三十二条 国家专项计划的录取办法,依据教育部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高校专项计划、艺术类、保送生、体育单招、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录取办法,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学校2020年有关招生简章执行。

第三十四条 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执行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及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五条 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教育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新生入学

第三十六条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要求,学校将组织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对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其情况予以处理。凡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三十七条 公费师范生入学时须签订《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书》。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学生,入学时须签订《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培养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协议书》。高水平运动队新生入学时须与学校签订协议明确训练和比赛义务。

第七章 收费和资助

第三十八条 学费标准:普通类专业3700—5500元/年,运动训练专业8000元/年,艺术类专业10000元/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30000元/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专业45000元/年,少数民族预科3700元/年。公费师范生在四年修读年限内免缴学费、住宿费,并领取生活费补助。各项收费标准最终以重庆市物价局核定的标准为准。

第三十九条 学校构建了完整的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多元化、全方位、全过程的奖助体系,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十一条 本章程由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一、西南大学2019年学术学位硕士招生专业及联系电话

 

 

院(研究所、中心)名称

专业代码及名称

联系电话

301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023-68254177

010102中国哲学

010103外国哲学

010104逻辑学

010105伦理学

010107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30201政治学理论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中共党史

030206国际政治

120401行政管理

1204Z1公共政策

120404社会保障

332马克思主义学院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023-68367494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302 法学院

030101法学理论

023-68251152

023-68250724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学

030104刑法学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7经济法学

303经济管理学院

020101政治经济学

023-68254900

020201国民经济学

020202区域经济学

020204金融学

020205产业经济学

020208统计学

120201会计学

120202企业管理

120203 旅游管理

120301农业经济管理

304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030301社会学

023-68253527

0303Z1公共关系学

040203应用心理学

305教育学部

040101教育学原理

023-68253014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教育史

040104比较教育学

040105学前教育学

040106高等教育学

040107成人教育学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9特殊教育学

0401Z1基础教育学

0401Z4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047101教育经济与管理

401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040101 教育学原理

023-68253900

023-68253901

078401教育技术学

0401Z2民族教育学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306心理学部

040201 基础心理学

023-68252777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0203应用心理学

307体育学院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23-68254232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

308文学院

010106美学

023-68252991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30300戏剧与影视学

130400美术学

405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23-68252385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406中国文学研究所·中国新诗研究所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23-68252322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309 新闻传媒学院

050301 新闻学

023-68367211

050302 传播学

130300 戏剧与影视学

310外国语学院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23-68250136

050202俄语语言文学

050204德语语言文学

050205日语语言文学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311音乐学院

130200音乐与舞蹈学

023-68252325

312美术学院

130100 艺术学理论

023-68367444

130400美术学

313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

030401 民族学

023-68252465

030404中国少数民族史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60200中国史

060300世界史

314数学与统计学院

070101基础数学

023-68367989

070102 计算数学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0104应用数学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0701Z2数学教育

071400统计学

315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23-68367423

070201理论物理

070205凝聚态物理

070207光学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333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23-68250048

316化学化工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23-68252955

070301无机化学

070302分析化学

070303有机化学

070304物理化学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81704应用化学

083001环境科学

100704 药物分析学

317生命科学学院

071001植物学

023-68367508

071002动物学

071004水生生物学

071005微生物学

071007 遗传学

071008发育生物学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300生态学

090801水产养殖

318地理科学学院

070501自然地理学

023-68252370

070502人文地理学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905第四纪地质学

319材料与能源学部

0703J1洁净能源科学

023-68254092

0710J1纳米生物医学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材料学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320 资源环境学院

071005微生物学

023-68250529

083001环境科学

083002环境工程

0830Z1环境规划与管理

090301土壤学

090302植物营养学

0903Z1农业环境保护

0903Z2土地资源学

090702森林培育

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20405土地资源管理

321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

078401教育技术学

023-68254001

071400统计学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2Z1计算机控制技术

083500软件工程

120501图书馆学

120502情报学

322工程技术学院

082801农业机械化工程

023-68250071

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

08280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2804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0828Z1土木与建筑环境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4车辆工程

323 纺织服装学院

082100纺织科学与工程

023-68250964

130500设计学

324食品科学学院

083201食品科学

023-68250355

083202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83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83204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832Z1食品包装工程

090203茶学

325园艺园林学院

071001植物学

023-68251037

071005 微生物学

071009细胞生物学

083400风景园林学

090201 果树学

090202 蔬菜学

0902Z1观赏园艺学

326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071001 植物学

023-68251264

071007 遗传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300 生态学

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

100800中药学

327植物保护学院

090401植物病理学

023-68250404

09040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090403农药学

0904Z1生物安全

328 动物科技学院

071004水生生物学

023-68250206

071005微生物学

071007遗传学

071009细胞生物学

09050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09050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90601基础兽医学

090602预防兽医学

090603临床兽医学

090801水产养殖

090803渔业资源

329药学院

100701药物化学

023-68251697

100702药剂学

100704药物分析学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706药理学

100800中药学

331 生物技术学院

071001 植物学

023-68251539

071005 微生物学

071007 遗传学

071009 细胞生物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407生物技术中心

071005微生物学

023-68251883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408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071001植物学

023-68251683

071002动物学

071003生理学

071005微生物学

071007遗传学

071008发育生物学

071009细胞生物学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1生物物理学

090504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411柑桔研究所

(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

071001植物学

023-68349797

071005微生物学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83201食品科学

083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90201 果树学

090401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0904Z1生物安全

602荣昌校区

070303有机化学

023-46751639

09050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09050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90601基础兽医学

090602预防兽医学

090603临床兽医学

090801水产养殖

090900草学

在线报名
姓名:
性别:
电话:
QQ:
微信:
学历:
专业:
地址:
 
下一个:重庆医科大学
职业学校 专业索引 就业前景 在线咨询 在线QQ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