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学校

学历层次:中专

微信:15683088114

院校地址:重庆市高新区(九龙坡区)白市驿镇黄金桥2号。

  • 学校介绍
  • 招生简章
  • 专业&学费
  • 在线报名

重庆市农业学校始建于1917年,是一所由重庆市政府主办,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主管的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座落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毗邻重庆大学城、重庆农科院和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重庆微电子工业园和在建的重庆农科贸易城、重庆市国际涉农物流园区、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

20世纪初的中国,贫穷落后,人民群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挽救民族危亡,许多仁人志士,掀起了教育救国。

1917年,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著名政治活动家、实业家胡子昂和赖问农等一批有识之士,走进巴县弹子石东山精舍,创办了西南地区最早的专业农校——巴县甲种农业学校,也就是重庆市农业学校的前身。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学校历经沧桑,颠沛流离,多次搬迁,屡次更名。然而,重庆市农业学校的师生不坠青云之志,每到一处,他们都用勤劳的双手,搭建起了一间间简陋的教室,开启了农业教育的旅程。

1924年迁至重庆曾家岩,1943年改为巴县县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51年更名为重庆市巴县农业学校,1953年迁至江北区董家溪与重庆市第一高级农业学校合并建立重庆市农业学校,1954年迁至重庆市北碚歇马场磨滩河畔,更名为四川省重庆农业学校,成为全国八大农校之一。1958年,四川省重庆农业学校拆分设立为四川省重庆农业机械化学校与重庆市农业学校,1959年春节前重庆市农业学校迁至巴县白市驿镇至今。

一百年的梦想与荣光,一百年的桃李竞芬芳。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德能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品德引领人生,技能成就梦想”的育人目标,一批批莘莘学子“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形成了“夯基固本,开拓创新”的校风,“守德、团结、细节、敬业”的教风,“手脑并用,自强不息”的学风,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校发展立足重庆,依托行业,面向全国,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为现代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培养优质人才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坚持“规模发展,质量提升”,经过一代代的不懈努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占地250余亩,建筑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教职员工5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3人、博士硕士56人、国家高级专家3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5人),开设有动物科学、植物科学、农业机械、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16个专业,在籍大、中专学生11400余人的职业学校。

近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荣获全国农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职“文明风采”竞赛、市级技能大赛奖120余项;学生高考升学率达70%以上,居全国同类农业学校和全市中职学校前茅!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技师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单位;荣获“重庆市百佳文明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十年成就奖”等殊荣,连续10年被评为“招生就业先进集体”,被教育部、人社部、农业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培训基地”。学生就业工作成功入选“全国职业院校百佳经典案例”,在全国推广。

今天的重庆市农业学校正沿着我国“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乘着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正朝着打造“西部一流职校”的宏伟目标携手奋进,大步迈向新的梦想与辉煌!

2020年重庆市农业学校优势简介

重庆市农业学校始建于1917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管的中专与高职教育并存的国家级重点全日制学校,是教育部农林牧渔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重庆市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庆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草食牲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依托单位,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农业专委会主任单位。由于涉农专业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2018年10月牵头筹建了重庆乡村振兴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在教学资源、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等方面共建共享,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环境优美,占地223亩,教学设施设备完善,开设有20多个专业,现有在籍学生1.2万余人,在校学生规模、开设专业数量、全国技能大赛获奖金牌数和奖牌数、毕业生就业率居全国同类学校第一。2014年荣获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就业指导案例入选全国就业指导百佳经典案例在全国推广。

一、就业安置    

学生进校即签订“就业安置协议”,确保学生100%就业。专业设置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重庆、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名优企业、跨国公司、事业单位、高校及科研所等就业。

学校向学生及家长承诺:安置单位必须符合国家劳动法规定,对月收入低于3000元(转正后)以下的单位不安置;不正规的单位不安置;不稳定的单位不安置;用人机制不完善的单位不安置;外资企业没有五保险(医疗、工伤、失业、养老、生育)的单位不安置。学生入学时可与我校签订安置就业协议书,如未安置,学校退还学生三年所交费用。

(以上内容全部写入“安置就业协议”中,免除家长和学生的后顾之忧!!!)

二、教育教学

现有教职工500余人,聘请有中国农科院博士生导师、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杜立新教授为我校名誉校长,重庆市现代食牲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带头人王华平任校长兼党委书记。现有农业部专家3人、市级骨干教师17人、博士硕士56人、高级职称153人、 “双师型”教师221人,管理团队严谨,教师队伍优秀。

学校按规定进行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与100多家市内外优质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有先进的实验实习基地、教师和设备让学生实习,同时,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示范项目学校,已建立了“吉利汽车”、“渝州宾馆”、“正大集团”等28个现代学徒制班和企业定向班,为学生全面学习知识和技能提供保障。

有单体面积全市第一的功能齐全的实训大楼,有重庆市一流的图书馆,有最新配置的学生计算机实训中心,有实训计算机2000多台,有实习工厂、汽修车间、数控车间、机器人实训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钢琴室、形体训练室、美术绘画室、微机室、汽车模拟驾驶室、挖掘机模拟驾驶室、汽车电路实验室、动物疾病诊疗室、宠物医院、生物解剖实验室、组织培养室、电子电工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显微镜实验室、制冷实验室、家电维修室、微机维修室、数控编程室、烹饪实作室、花艺实作室、烘焙实作室、茶艺实作室、实习牧场等实验实训场所。

学校对“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社团个人”每年进行表彰,奖学金面达50%左右。

三、学生管理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能为先”,每位同学均有一位“人生职业规划导师”;实施“两早一晚”(早操、晨读、晚自习练字)、“劳动体验”、 “ 绿色践行” 、“无烟校园”等行为教育,开展入学教育、军训、德育实践周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每期对学生进行感恩、法律、安全等教育;增加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形成了全员育人,全面育人机制。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进出校门、寝室一律实行刷卡制度。校园环境幽雅,交通方便,周边环境好。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有文学社、口语讲习会、英语社、摄影社、宠物美容、书法社、花艺社、武术协会、抖音+电商等十多个社团为学生成长、锻炼能力、提高素质、表现自我提供了个性化成长平台。

拥有重庆市一流的塑胶田径运动场,有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供学生锻炼身体。

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图书馆,有数十个internet网络电脑室供学生使用。值周老师和校领导早上6:30到晚上10:30值班,保卫人员全天24小时值守,保证了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上的安全。

四、校园生活

现有标准的学生阳光食堂四个,菜品数百种,安全有保障,营养丰富,价廉物美。食堂使用射频卡就餐,可以同时容纳万余人就餐,保证了学生就餐质量。

教室、寝室、食堂均安装了空调,学生宿舍、教室均有wifi,每间教室安装有光纤、多媒体和多频道高清晰彩色电视机、饮水机,每栋学生公寓有开水房、洗衣房,每间寝室有阳台、卫生间、热水供应等。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

2020年学校开设专业有:幼师、汽修、新能源汽修、轨道交通、烘焙、工业机器人应用、厨师、物联网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物流、旅游管理、文秘、现代农艺技术、会计、农村电气技术、畜牧兽医、宠物养护与经营、园林技术等。
学校收费:除厨师专业一次性收:6000元外,其他专业一次性收4500元。
在线报名
姓名:
性别:
电话:
QQ:
微信:
学历:
专业:
地址:
 
职业学校 专业索引 就业前景 在线咨询 在线QQ
关闭